温州三杯香的基本介绍三杯香系茶叶的一种,主产于国内浙江南部。外形细紧纤秀、锋苗显露、色泽绿中带黄,有似莲子蕊色;香气清幽,含绿豆清香,滋味浓。它以香高味醇,因冲泡三次后仍有余香而成名,是炒青绿茶之列。商品特征外型条索细紧苗秀,毫锋显露,大小...

温州三杯香的基本介绍
三杯香系茶叶的一种,主产于国内浙江南部。外形细紧纤秀、锋苗显露、色泽绿中带黄,有似莲子蕊色;香气清幽,含绿豆清香,滋味浓。它以香高味醇,因冲泡三次后仍有余香而成名,是炒青绿茶之列。
商品特征
外型条索细紧苗秀,毫锋显露,大小匀齐,色泽翠绿;内质嫩香或栗香馥郁持久,滋味鲜爽丰厚,汤色绿艳明亮,叶底嫩绿鲜活。
三杯香采摘于清明前后,因冲泡三次后仍有余香而成名。该炒青绿茶外形条索细紧有苗锋,色泽翠绿油润,芽毫藏隐,泡开之后呈一芽两叶叶形。
“三杯香茶”,浙江泰顺县特产茶叶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商品。系使用泰.顺深山茶园中的茶树细嫩芽叶,精工细作而成,以“香高味醇,经久耐泡”着称。
做法
加工三杯香茶的鲜叶应来自泰顺境内无公害茶园,严格按标准回收,不适合回收掺假、含有非茶类物质与品质劣变的鲜叶进行加工。 三杯香茶的基本加工工艺步骤是:摊青——杀青——揉捻——烘二青——炒三青——煇锅——毛茶整理。
1、杀青
杀青学会“高温杀青,先高后低,嫩叶老杀,老叶嫩杀”的原则。
杀青温度:距出叶处20㎝筒内空气温度达120~130。C时开始投叶。
投叶量:视滚筒大小、材料老嫩程度、含水量高低灵活学会。
杀青时间:视滚筒长短和材料老嫩程度、含水量高低而定,一般1~4分种。
杀青程度:以叶色由鲜绿转暗绿,不带红梗红叶,手捏柔软,略有粘性,茎梗折而不断,紧捏叶子能成团,稍有弹性,青草气散失,略带茶香,杀青叶减重率控制在40%左右为适度。
杀青叶出筒时用鼓风机迅速降温,并准时摊开,切忌堆积。
2、揉捻
揉捻投叶量视揉捻机型号而定,一般在15~75kg。
揉捻加压使用轻、重、轻交替进行。
揉捻时间视杀青叶老嫩和杀青程度而定,一般30~50分种为宜。
揉捻程度学会手摸揉捻叶有粘手感,叶片组织破碎率达45~65%,成条率达80%以上。
用解块分筛机筛分揉捻叶粗细,粗条复揉紧条。
3、烘二青
烘二青使用高温快烘办法,风温95~115℃左右为宜。
摊叶厚度2cm左右。
时间视不同烘干机和摊叶厚度而定,一般8~12分种。
烘二青程度:叶子不粘,手捏仍稍能成团,放手后能弹散,含水率在40~45%下烘,薄摊散热回潮。
4、炒三青
锅温100℃左右。
投叶量15kg左右,炒至手捏茶条有少部分发硬,但不断碎而有戳手感觉,尚有弹散力,含水率在20%左右时,出锅回潮。
5、煇锅
投叶量视瓶炒机大小而定,一般25~60kg左右。
锅温90-100。C,学会先高后低,出锅前略高。
炒至条索紧结,足干(即含水率5-6%),出锅准时摊凉。
6、毛茶整理
依据各级三杯香毛茶的品质情况,通过筛分、拣剔、风选、补火提香、匀堆装箱等工序,进行再加工,以达到产品茶品质需要。
获奖荣誉
“三杯香茶”多次获得浙江、温州名茶评比优质奖、国际展会银奖、国际名茶金奖等。 2010年,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,决定对三杯香茶推行国家地理标志商品保护。
2006年“三杯香”商标被评为温州知名商标。
2007年被评为浙江名牌农商品。
2009年获浙江着名商标,同年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
2010年12月22日,“三杯香”牌三杯香茶荣获首届“国饮杯”特等奖。.
2010年十月28日,通过中国国家农业部审核,被确定为第六批中国农商品地理标志商品名单。
除此之外,该商品先后获得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商品,国际名茶金奖等荣誉称号15项,并被列入钓鱼台国宾馆特供茶。.